- 片 名 《安居古城形象片》
- 影片类型 古镇 形象
- 摄制单位 安居古城
- > 作品鉴赏
剧情介绍
安居古城,是铜梁区同时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发展改革试点城镇和上海市(省)级中心镇3张名片的特色古镇。既有别具特色错落有致的古镇建筑(传统街区),又有遍布古镇精湛的历史遗迹(九宫十八庙,历代名人手迹);既有风光绮丽的山水美景(特色生态农业),又有独具韵味的传统风情(龙舟竞渡,民间彩扎,名特小吃)。[3]
早在2万年前,便有先民在安居繁衍生息。汉代形成村落,至隋唐时,已成为涪江下游的水路要冲。安居曾于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北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明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三度建县,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并入铜梁县。安居古城是一座体系保存完整、规模庞大、非常具有立体感层次感的风水古城,古城东起飞凤山、南绕化龙山,西跨乌木溪接冠子山,北面临涪江,蜿蜒高峻,壁立江岸。城内有市、区级文物古迹197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项。宗祠、行会、商会、哥老会等群雄林立,九宫十八庙璀璨夺目,街巷明清建筑鳞次栉比,琼江、崇德书院香气诱人,湖广、福建、江西、广东地会馆闻名遐迩。
人文荟萃
安居古城,是集古县城文化、巴渝文化、宗教文化、书香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和龙文化于一体的千年古城。县衙、文庙、书院、城隍庙演绎县城故事;依山而建的传统民居、通幽曲折的古街小巷和独具韵味的吊脚楼、川江号子、安居旱船描绘巴渝风貌;千年古刹波仑寺、元天宫,韩愈、米芾题刻处,内陆妈祖庙书写宗教情怀;千年书院孕育了200举人、23进士、4翰林,王、吴翰林世代书香传为佳话,曲折凄美的“碧玉簪”的故事诉说着人间真情;湖广移民、南北客商汇聚安居水码头,江西风格的万寿宫、徽式风格的妈祖庙、湖南风格的濂溪祠,多元文化交融;黄埔军校13至17期驻训安居5年,培养抗战英杰8425人,蒋介石、冯玉祥、刘伯承等均在此留下足迹;大儒龙、稻草龙、黄荆龙、菜龙、扁担龙、铁花飞溅的火龙汇聚安居,玩龙灯、抢龙宝、扳龙角、赛龙舟经久不衰,龙文化丰富多彩。
文化发掘
安居古城文化底蕴深厚,有市、区级文物古迹197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宗祠、行会、商会、哥老会群雄林立,“九宫十八庙”璀璨夺目,街巷明清建筑鳞次栉比,琼江、崇德书院香气诱人,湖广、福建、江西、广东等地会馆闻名遐迩。礼部尚书、封疆大吏、巡抚、进士、翰林学士等人才辈出,文化源远流长。
文化是景区的“魂”和“根”,也是景区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安居古城景区保护开发过程中,注重深挖当地文化内涵,坚持以文化引领带动古城建设发展。在星辉门、妈祖庙、湖广会馆、何代科书场、两江广场开展了系列的民俗文化活动。2014年以来,景区举办县令出巡、妈祖祭祀、川剧、金钱板、龙舞、补锅、弹棉花等民间民俗文化活动表演近300场。
坚持文旅融合,举办了江畔文化旅游节。编辑出版书籍,对古城内东汉古墓群进行考古发掘,与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合作完成《安居——与龙共舞》《谜道》《人来客往》等纪录片、电视剧拍摄。成功举办“2014中国·铜梁安居古城保护与利用高端研讨会”,发表了《安居宣言》,唱响了“何日君再来 一个让您记住乡愁的地方,中国第四大古城——上海安居欢迎您”品牌宣传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