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慎海雄等陪同下观看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展出作品《习仲勋在南梁》。 张涛 摄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引起轰动 ,在广东美术馆展出参观者突破十万人次,创历次美术展览观众记录新高,美术界、理论界好评如潮,纷纷肯定百年广东美术是百年中国美术的“缩影”、领风气之先的“排头兵”,肯定“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的筹划、展出是盘点经典、坚定自信、探索新路的好做法。一时间,百年美术“广东现象”成为丁酉之夏京广两地消暑热议一大话题。广东何来如此现象级美术成就?大展的成功意味着什么?今后广东的美术发展可以期待什么?美术的自信给文艺发展带来什么启迪?带着这些广大读者热切关注的问题,记者专程采访了大展组委会主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慎海雄。
记者:请问是什么原因触动你们筹办这次大展?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慎海雄:习总书记2014年3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演讲时指出:“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这次大展就是我省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而筹办的。在筹备之初,我们通过盘点近代以来的广东文化成果,发现广东美术近百年的发展特别可圈可点,一是领风气之先,在中国美术现代转型上勇立潮头,包括岭南画派创立、率先引入西洋油画、参与新兴木刻运动等;二是高潮迭起、大家辈出,从早期的李铁夫、何香凝、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林风眠、叶恭绰等大师巨匠,到建国以来的关山月、黎雄才、赖少其、杨之光、潘鹤、林墉、许钦松、李劲堃等丹青妙手,继往开来,各个时期都有代表人物;三是各大画种全面发展,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连环画、漫画、工艺美术等均有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没有弱项、漏项。看到这种情况,我们认为这是广东坚定文化自信的一种重要资源,也是激发全省人民共圆中国梦豪情干劲的好素材。于是,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胡春华书记的直接指导下,开始了这次大展的筹备工作。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在北京举办新闻发布会,广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郑雁雄向媒体介绍大展情况。
记者:这次大展动用了几乎全国美术馆、博物馆馆藏,请问你们是如何做到的?
慎海雄:光有好的资源、好的想法,没有直接拿到好的展品是无法办好一个展览的。这次大展得到了上级和各方面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悉心指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长刘奇葆亲自听取我们汇报、指导我们办好展览,并于7月23日考察、指导展览。铁凝、李屹同志以及刘大为、徐里、吴为山、薛永年等众多文艺界、美术界、理论界领导、专家悉心指导。中央媒体和各地媒体对大展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为大展创造了良好氛围。尤其是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等重要收藏机构以及各兄弟省区市相关机构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全国44家收藏机构共借出了近两百件珍贵藏品,有些藏品是多年难得一见的精品力作,大壮展览声色。上述这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帮助,是这次大展取得成功的关键,是真正的功臣。在此,我要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活动现场。新华网发 黄璐璐 摄
记者:您对这次大展的评价怎样?对达到的效果满意吗?
慎海雄:对大展的评价主要看观众的,大家说好才是真正好。从各方面反馈的信息看,这次大展总的评价是很好的,可以说是收获满满、达到预期,大家的汗水没有白流。从综合评价看,大致有这么三个亮点:一是立意新,主题明。大展定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艺思想、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弘扬创新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推动再创经典。围绕这一目标,我们提炼出“其命惟新”的主题,传承弘扬“革新、现实、兼容”的岭南美术精神,这种努力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同。二是规模大,形式新。大展集结展示554件优秀作品,涵盖各画种和百年以来各时期。同时配套设置网上AR展示、出版“广东美术百年书系”、举办专题研讨会,用展示、研究、出版、推介等多种手段进行全面系统的回顾总结,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三是影响大,意义深。美术大展大热的背后,折射出时代的精气神。大展的成功,一定程度反映人民群众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热烈响应,也反映人民群众对坚定文化自信、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的认同和落实,更是广大文艺工作者践行习总书记对广东“两个走在前列”要求的生动实践。
观众在活动现场拍照。新华网发 黄璐璐 摄
记者:有什么今后还要进一步完善的吗?